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>创意策划>创意文案>详细内容 谈几则广告作品中目标消费者定位的错失 作者:佚名 时间:2001-11-6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>   其三,公共汽车上,青年男子紧挨长发女子侧坐,女子不觉其无理,反而感觉良好,将长发撩到男子脸上。男子立即变脸,起身离座。字幕提问:“你今天洗头了吗?”
  其四,女子就自己的形象改变征求男友意见,各种改变都被接受,而当女子提出剪短发时,男子断然制止。广告语:“还是喜欢长发的你,新×××人参洗发露”。
  这几则广告中,大多推出的是女性用品,如洗发水、纸巾等,也有公益性质的,强调女性洗护发的重要性。看起来诉求对象应该都是女性,且其产品的功能也应该是能满足女性某方面(生理或心理)的需求。也就是说,这些广告的创意,是针对市场中的女性而展开的。
  我们知道,在广告的创意设计中,在市场细分化的基础上,根据市场定位原理确定其产品的销售对象,或称目标消费者的过程被称为广告定位。广告定位准确,将使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与目标消费者接触,并促使其产生购买冲动。定位的准确性,在产品广告中显得犹为重要。大卫·奥格威曾指出,如何将本身在市场定位,比起如何撰写该产品的广告,对整个言行计划的成效影响更为深远。
  在广告定位时,常使用方法有:效用定位、价格定位、使用定位、新异特性定位、象征性定位和观念定位等等。这是与目标消费者的需求相关的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其20多年的研究成果,提出假设,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。这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可以排列如下:
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
  其中,效用定位在日常用品广告中较常使用。所谓效用定位,是指依据人们对商品效用的关心,在广告中突出广告商品的某种特殊效用,使该商品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区别。在进行效用定位的过程中,一般是通过商品的某种具体效用,引发消费者的某种心理需求,并将这种心理需求投射到广告商品上来。
  广告定位的确定,是广告活动的灵魂,而消费者可能的心理需求则是定位的重要依据。在需要做广告的商品中,日用品占了很大比例,而在这些日用品广告中,针对女性进行诉求的又占很大一部分。这时,将男女两性安排在同一场景中,诉求便带有的较强的故事性。近来不少的广告都采用了这样的做法。不过,一些广告似乎并没有真正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。如上我们所举例的几则作品就存在这样的问题。
  古人云:“女为悦已者容”。这句话被广告人反复地引申、阐发,用于说服女性受众在关注自身形象时应当注意到某种产品。而仔细分析上述几则作品,似乎广告创意者正在号召女性消费者为“不悦已者容”!!
  不是吗,上述作品中的男士对女性根本缺乏基本的尊重。在评论或通过表情显露出对人的态度时,丝毫不顾及场合、更不考虑女性的面子;当女子身处尴尬时,不是考虑伸出援手,而是考虑个人好恶!这样的男子,能谈得上是“悦”女者吗?对于这样毫无风度的男性,作品希望女性消费者不仅不作任何表示,反而依照他们的意思进行修正,能行得通吗?
  归根到底,这样的广告创意出发点就在于对女性价值和自我认识的误读。传统意义上的“女为悦已者容”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“女为贱”思想的体现,妇女要得到社会认可,只能通过男性,特别是自己身边的男性的认可才能达到。因此,男性对自己的形象、体态、行为的评价就能反映一个女性的社会价值。以上几则广告作品所表现的就是男性眼中的女性地位,对女子的自信心的影响。
  从这个意义上说,这几则广告都认识到了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,对男性评价的关注。然而,问题在于,今天的女性是否完全处于被“欣赏”、评价的位置。这社会生活中,女性的话语是否具有其意义呢?
  要回答这些问题,还是要从人的需求上进行分析。广告之所以要采用某种评论的方式进行表现,本来是对个体的社会认识的利用。在社会中,个体通过对社会对自己的评价,来熟悉社会规范,了解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,也即完成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形成。通过了解社会对自己的评价,个人可以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,以形成对某一地位的认同;同时,通过了解别人达到合群的目的,消除孤独感和焦虑感;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个性。
  现实中,人天然分为两性,两性之间相互的评价对对方都具有重要意义。其实,今天的女性也还是在“为悦已者容”,不过她们在寻求“悦已者”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希望找到“令已悦者”。也就是说,女性在希望得到男性赞许时,是具有对象性的。是希望得到满足自身某种要求的男士的称赞。一个英俊潇洒、风度翩翩的美男子,会受到众多女性欣赏的眼光就是这个道理。如果这个男子同时又具有善良、智慧等品质,那在女性眼中就可以看作十全十美而欣赏不已了。
  可惜的是,我们的广告人似乎忘记了这一点。在上述广告情节的设计中,在女性置于尴尬境地时,也把同一场景中的男士推到了“无理、缺乏教养和风度”的境地。你看,生活中,将一位女士的头皮屑作为谈话的开场白似乎不太多见。看到女士满脸纸屑,不是及时帮助,而是侧身斜视,这样的男士,恐怕算不得有风度、够体面;真不知这位女士平时怎么与他们共事。而一个在公共汽车上看见美女就向上凑,一有不对立刻翻脸的,既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谦谦君子,恐怕也不能说是西方的“绅士”之举吧。而对女友管头管脚,以原则态度对待其剪发与否,今后对待女友的其它选择,如果与自己爱好或利益有所冲突,不知会作何举动;这样的男子,说他将女人看作占有“物”不为过吧。
  不好理解的倒是广告中的女主角们,无一例外地对这些无法“令已悦者”采取了宽容与服从的态度。好像她们生来就愿意让人“损”,而且在生活中只能按照这些男子的话语来行为一样。她们选择某一产品,只是为了取悦那些对自己毫不欣赏的男人,这不是“女为不悦已者容”吗?
  总而言之,这几则广告的问题都出在一点:搞错了目标消费者。它们无一例外地将男性的欣赏作为诉求重点,而把产品的真正消费者——女性,放在了次要位置。
  其实,这些日用品的生产,本身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美、更具有自信。广告人创意这样的广告,也是为了希望传达“本产品令生活更美好”的理念。只是在设计时采用的否定的做法。希望消费者对广告主角的痛苦有所理解,产生一种挫折感,并将产品作为解决之道。不过,否定的做法,往往会引起受众的反感,特别是那些有过同样经历的人,说不定会认为被嘲笑的就是自己,从而引发不良心理反映。试想,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女性,出场时无一例外都是精心修饰的,却不知这样的女性怎么会对自己的形象缺乏基本认识,连自己是否有头屑都不知道,甚至还要穿上黑上衣以强调这一缺点。或者在酒席上出现一点小意外都不知所措,要用纸巾胡乱地在众人面前抹,而不是回避一下到洗手间一类的地方进行处理。
  这样的广告作品出现在屏幕上,与广告人关注的中心在相当的关系。在广告活动中,我们常常会看到广告商对广告主的意见很重视,有时会根据广告主的开发把广告做成了功能说明书。但做广告的时候不能忘记消费者。实际上,消费者在接触广告时希望得到的是信息服务。接受服务的时候,人们总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身心的愉悦,因此,这种服务应该是基于对消费者的尊重和关心的。没有人会愿意在看电视时将自己置于被嘲笑的地位上。而且,接触广告时,人们还会将各种信息联系起来记忆,通过不同的信息产生联想。就像“步步高”无绳电话的广告不论怎么改版,在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眼里,“步步高”总与马桶和一个小丑式的男子分不开。
  心理学认为,在人际关系中存在“皮格马利翁效应”。指的是如果个人或群体受到来自社会期待的暗示,将会自觉按照这种暗示行动,从而表现出与期待相适应的行动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,应当更多发现对象的优点和长处,这样,对方就会更多的发挥这些优势。而如果总是揭对方的短,则会使人产生“破罐破摔”的心理,对你的批评不作理睬。在生活、教育中如此,在广告过程中,也应该如此。也许说某种产品会给女性的形象锦上添花,会比先将消费者置于尴尬境地再提出一个“解决方案”要好得多。毕竟我们不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出现这种不堪的事。这样说来,面对自己不了解的受众心理在进行传播,尴尬的并不仅仅是作品中的女士们,更是我们的广告的创意人员了。
  谈到这,想起一则故事。说苏东坡某次访问佛印,言谈间问佛印道:“你看我像什么?”佛印答:“像佛。”又反问:“你看我像什么?”苏东坡答:“我看你像大便。”佛印笑而不答。苏回家告知苏小妹,才女说:“心中有何物事便看得何物事。佛印心中有佛,他看到的也是佛;而你心中恐怕当时只有污秽之物,你看到的自然是大便了!”
  这个故事,说明的就是每个人表达出的对生活的态度,其实就是他心目中对世界的看法。因此,只有那些心里充满美好的人,才会表达出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关怀。广告人不是佛,但他们应该是生活中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,广告人心中也应有“佛”,那就是对真善美的无限热爱与追求。只有那些心中有真,心中有善,心中有美的广告人,看到的世界才必然充满了真善美。将真善美表现出来,呈现给广告受众,把美好带给消费者,才会让我们的广告表现美好和善良的人性。